最近有一句話很流行:“青春才幾年,疫情占三年”。乍一聽覺得挺傷感的。不過仔細想想,其實這三年大家也并不是什么都沒有做。該吃吃,該買買,該上學上學,該談戀愛的,似乎也沒有落下。疫情確實帶來了一些困難,但社會并沒有停滯,時代車輪還是滾滾向前,每個人也都在與時俱進。
我們經常會想,如果沒有這場疫情,生活會是怎樣。筆者倒覺得,與其做這樣的假設,不如思考一下,如果疫情結束了,我們是不是做好了迎接疫情后時代的準備?
大家都希望受到疫情影響的行業(yè)能夠盡快恢復元氣。比如旅游業(yè),尤其是入境旅游業(yè),是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行業(yè)之一。但有一個細節(jié)我們不能忽略,就是疫情之前,入境旅游其實就已經出現了下滑的趨勢。根據原國家旅游局(現文化和旅游部)發(fā)布的《2008年中國旅游統(tǒng)計公報》,當年的外國人入境旅游人數、入境過夜旅游者人數、國際旅游(外匯)收入都是比前一年度下降的。在此后的十多年里,有多個年份入境旅游的統(tǒng)計數據都出現了負增長。直到2020年疫情來襲,入境旅游幾乎完全停擺。疫情消散終有時,入境旅游一定會有恢復的一天。但是在停擺了那么久之后,這個行業(yè)該如何振作起來?幾年不見,此前造成行業(yè)下滑的那些因素有沒有解除?如何增加外國游客對中國的興趣?這些年游客獲取資訊的渠道在變,景點的智能化水平在提高,語言服務科技在進步,支付手段在變,人們的旅游理念也在變。很多之前從事入境旅游的企業(yè)和人員都已經改行了,再回來時,他們是否已經做好了足夠的準備,可以面對新的形勢?
餐飲業(yè)也是受疫情影響很大的行業(yè)。小區(qū)附近走走,就會發(fā)現很多以前常去的小餐館不是關門就是改頭換面了。這其中固然有疫情的緣故,但這些餐館本身是不是也有一些問題?畢竟疫情之下,同樣有很多餐館依然還要排隊。堂食的人或許少了,但該點的外賣一頓也沒少,甚至比以前更多了。疫情消散后,人們的餐飲習慣會發(fā)生變化嗎?餐飲業(yè)該如何轉型升級?再比如校外培訓機構,“雙減”之下很多機構都關閉了,對他們來說,疫情不是最重要的問題,這個行業(yè)所要面對的,是自身的結構性調整。
疫情給很多行業(yè)帶來沖擊,但與此同時,它也掩蓋了一些本就已經存在的問題。當疫情散去,有些問題又將重新浮出水面。疫情讓很多行業(yè)按下了暫停鍵,但這段時間我們不能不思考一下,面對疫情后時代,無論是個體還是行業(yè),我們應該做好怎樣的準備?(徐昕)